2006年第2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黨的建設”欄目中,刊登了題為《二級學院“黨員之家”的建設與探索》的文章,介紹我校信息工程學院“黨員之家”建設情況。
全文如下:
二級學院“黨員之家”的建設與探索
中國計量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從有效管理學生黨員出發,于2004年5月建立二級學院“黨員之家”,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實踐,“黨員之家”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功能定位日益明確,輻射影響日漸擴大,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二級學院省級示范性“黨員之家”,在全省高校推廣。
一、領導重視、目標明確
學院學黨政領導思想認識統一到位,十分重視此項工作,做了專門的研究部署,投入了8萬多元專項建設經費。經過精心的建設籌備,一個設備齊全、內涵豐富的“黨員之家”建成使用。
學院每年在預算中單列出“黨員之家”建設管理專項經費,學院黨總支派出兼職組織員負責“黨員之家”的建設和完善,同時還設置了“黨員之家”管理委員會。這一切都為建設管理好“黨員之家”和充分發揮“黨員之家”作用給予了強有力的保障。
學院建設“黨員之家”的目標有五個:1、為廣大黨員提供相對固定的學習教育活動場所,增強他們的黨員意識和組織觀念;2、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活動方式,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活力,營造良好的黨建工作氛圍;3、充分發揮學生黨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充分發揮示范性功能;4、認真研究學生黨支部廣泛聯系學生的內容、方法、途徑,經常性地開展黨建狀況調查研究,充分發揮“黨員之家”的服務功能,為信息工程學院黨建工作增添一個實實在在的抓手;5、把“黨員之家”建設成為黨員自己的精神家園,同時也成為廣大積極分子了解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橋梁和紐帶。
二、設施完備、環境莊重
信息工程學院“黨員之家”在籌建和建設過程中,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黨政領導安排了面積90多平方米 “黨員之家”的活動場地,室內配備多媒體設備,包括電腦、音響、背投影、電視機、DVD播放機、空調、飲水機等;建成了由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相關書籍、音像資料等組成的紅色書庫;室內墻面布置了黨徽、黨員的義務和權利等,營造了莊重典雅的氛圍;配備了橢圓形會議桌及椅子,方便支部開展組織生活、座談討論、觀看黨建教育片等活動;展柜上擺放了大量的獎杯、獎狀,激勵同學們通過自身的拼搏取得榮譽。
三、健全體制、管理規范
“黨員之家”的管理指導由學院黨總支牽頭,日常管理由學院兼職組織員負責。為充分發揮學生黨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設置了“黨員之家”管理委員會,下設組織部、策劃部、宣傳部、網絡部、辦公室。為了使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我們還專門制定了《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員之家”讀者須知》、《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員之家”管理使用規定》、《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員接待日制度》等規章制度。
四、發揮功能、成效顯著
信息工程學院學生“黨員之家”在現有的硬件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組織機構,在“軟件”上下功夫,使“黨員之家”真正成為黨員、支部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之家”、“學習之家”和“活動之家”。自建立以來,充分發揮學生黨員自我管理作用,營造“家”的氛圍,凝聚“家”的力量:
1、建立健全組織體系,加強建設“黨員之家”活動的工作力量。
“黨員之家”的日常管理由“黨員之家”管理委員會負責,下設組織部、策劃部、宣傳部、網絡部、辦公室。我們在全院學生黨員中公開招聘有一定的黨建工作經驗,學習成績好,服務意識強的作為管理人員,充分發揮學生黨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證“黨員之家”活動的健康發展。
一是學生黨員雙重管理制度。要求學生黨員在接受所在學生黨支部管理的同時,還要自覺接受“黨員之家”管理委員會的管理,參加所開展的活動。
二是學生黨員登記制度。“黨員之家”管理委員會對學院全體黨員進行了登記,并掌握了困難生黨員、長期有病黨員的名單和情況,對黨員的思想狀況、參加組織生活情況、家庭現狀、畢業去向等做了比較詳細的記錄,從而為開展好建“家”活動奠定了基礎。
3、建立紅色文庫,為全院學生提供一個以黨建學習為主的文庫。
“黨員之家”現有書籍資料300余冊,雜志20余種,影碟30余套。書籍有《鄧小平文選》、《毛澤東選集》、《中國共產黨章程》、《黨支部活動方式與方法》、《青年學生入黨教材》、《黨員干部戰略思維讀本》、《黨員干部當代知識讀本》、《怎樣認識中國共產黨》、《零距離紀實》、《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創新》等等以黨建理論為主,涵蓋偉人叢書、文史精粹、勵志修養、當代思潮等內容;報刊有《參考消息》、《浙江日報》、《南方周末》、《錢江晚報》、《青年時報》等;雜志有《黨員特刊》、《黨建》、《黨建文匯》、《中國大學生》、《共產黨員》、《瞭望》、《演講與口才》、《讀者》、《思想政治研究》、《公共行政》等;影碟有戰爭經典片、愛國教育片、黨員電化教育片、優秀生活故事片、偉人紀錄片等。這個紅色文庫一直在不斷充實,不斷更新,成為廣大黨員、積極分子和其他同學經常光顧,樂于汲取的精神寶庫。
4、定期舉辦理論學習會、培訓班。
“黨員之家”管理委員會組織部每月舉辦一次學生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理論學習會,主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等內容,增強了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的理論水平,同時也促進了學生“黨員之家”與學生黨支部的聯系,為學生黨支部工作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
5、建立“黨員之家”紅色網站,構建學生思想上的“黨員之家”
網站由“黨員之家”管理委員會網絡部自行設計建設,設計風格既符合黨建特色,又體現學生黨員的朝氣與活力,莊重而又活潑。主要有支部黨建、黨員風采、學習園地、紅色文庫等欄目,有完整的系統性,更新速度快,成為了解學院黨建信息、學生黨支部動態、交流支部工作經驗和組織活動方式的一個重要窗口。
6、創辦學生黨員刊物。
“黨員之家”管理委員會宣傳部創辦一本以學生黨建為主要內容、反映信息工程學院黨建動態的刊物。以刊登學生黨員學習體會、支部經驗介紹、支部創新活動、黨建信息、黨員風采等為主要內容。
7、開展主題活動,不斷擴大建設“黨員之家”活動的影響和效果。
一是圍繞提高學生黨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開展經常性的教育活動,使他們進一步認清形勢,明確政治責任,不斷增強黨性觀念、群眾觀念和組織紀律觀念,自覺地在學院各項建設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二是圍繞幫助黨員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救助解困活動,增進“黨員之家”的親和力。如對畢業班黨員進行就業技能培訓,提高畢業班黨員“帶頭就業、帶頭創業”的能力。
三是圍繞發揮黨員在學院學風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開展的活動。如開展黨員奉獻日、黨員接待日、黨員責任區、黨員聯系寢室制等,使黨員在學院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不斷擴大。
8、拓展“黨員之家”工作內容,形成廣泛輻射效應。
學院給“黨員之家”的定位,不僅僅將其功能局限在黨支部活動、黨員教育等方面,而是希望通過這個陣地吸引廣大群眾來此接受黨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黨員之家”面向全院師生開放,同時也歡迎全院師生前來舉辦活動。信息工程學院教代會、教師歌詠大賽、學生歌詠大賽、班級主題團日活動等各種活動都在此舉辦過。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活動的深入,“黨員之家”的使用率越來越高,示范性作用發揮越來越明顯,受到了越來越多師生的歡迎。一年多來,信息工程學院“黨員之家”累計接待黨員、積極分子和普通群眾3000余人,開展黨組織活動支部數100多個,參與黨員近800人次,平均每周要安排5-6次活動,在學院各方面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信息工程學院“黨員之家”的建設已為全院黨員提供了一個有豐富內涵的、有較高品位的,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能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黨員自己的“學習之家”、“教育之家”、“活動之家”,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黨支部、黨員到此開展組織生活、座談討論、觀看黨建教育片等活動,而且還接待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教師代表團、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組織部、在杭各高校信息類學院學生會主席以及本校其它兄弟分院的黨政負責人前來參觀訪問。同時也對廣大積極分子了解黨、向黨組織靠攏起到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黨員之家”營造了“家”的氛圍,凝聚了“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