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點子闖入美國一所大學的創業大賽決賽并斬獲第四名
這幾天,中國計量大學的學生李沂科、占曉武成了學校里的“紅人”。他們剛在美國參加了“2016—2017年度代頓大學創業大賽”決賽,以一個名叫Parking Space Finder(車位搜尋器)的創業設想,被評委認為“創業設想極具實用性,旨在解決停車位短缺問題,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停車效率”,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亞洲賽區冠軍后闖入決賽,最終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還收獲了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4400元)獎金。
利用App
讓車位供需透明化

獲獎的創業設計圖。
“我們從Uber(優步)、Airbnb(愛彼迎,一個國際房屋短租網)等手機App得到啟發,將車位供需雙方的需求通過平臺公開化,然后解決停車難題。”李沂科說,無論是停車難題還是打車難題,都是由信息不對稱引起的。為此,要解決問題就需要實現信息公開化。
李沂科說,平臺通過用戶資料的注冊,讓用戶將空余車位或閑置車位分享出來,而需要停車的客戶到達目的地后通過定位系統又能夠將空位信息實時發送,空余車位可供使用的時間、停車價格等都是公開透明的,有停車需求的客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下單,預約后系統可以通過導航指引車輛停放入位。
“當時,我們在國內比賽的時候,一位上海評委就說比較實用,他說,他每天停車需要花1個多小時呢!”
通過市場調研
他們覺得有可行性

李沂科(左)和占曉武。
李沂科說,他們有了這個想法后,還特意在杭州進行了一番調查。在調查中發現,杭州難停車的地方中江干區和西湖區就占了一半,其中醫院占22%,西湖景區占19%。而這些區域內,一般來說車位的閑置時間與滿額時間有一定的規律,并非全天24小時都是停車位緊張的。
為此,只要有車位使用權的人愿意在自己不停車的時間內,將車位拿出來分享提高車位使用率,還是可以做到緩解停車難題的。
所以,他們走訪了200多名有車族進行調查。按職業分,受訪人群中老師占了27%,商人和服務人員占21%,國企人員和企業單位占17%。這些受訪人群中,35%的人愿意將自己的車位共享出去,43%的人有所猶豫和顧忌,22%的人不愿意出租自己的車位。“有猶豫和顧忌的人最為擔心的是自己需要停車時別人的車還停著不肯走怎么辦?”
點子有了
落實還需努力
昨天,在接受采訪時,面對記者提出的很多實際操作中會遇到的問題,年輕的李沂科和占曉武并不能全部給出答案,顯然是沒有料到一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與情況。不過,對于這兩名在校的大學生和他們的團隊來說,從去年11月報名參賽以來,從150支高校學生隊伍中脫穎而出走到了最后的決賽,在與其他5支美國高校的學生隊進行最后的對決,并且獲得了一個不錯的名次,無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開了一個很好的頭。
萬事開頭難。“5000美元的獎金還是想投入到創建App中。”團隊成員占曉武這樣表達日后的愿景。他們知道,這次的獲獎評委們更看中的是項目本身的創意可行性、吸引力以及對社會的可貢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