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輪子上架一根長約40厘米的桿子,如此簡單架構的機器人,在沒有電力的前提下,靠著1千克的勢力轉化的機械力,比拼誰走的8字多,誰走的S形路線長。
昨天,包括浙江大學在內的全省10所高校16支大學生隊伍,在中國計量大學參加了第五屆浙江省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與以往比賽不同的是,這次比賽還是第六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浙江賽區的預選賽,參賽的隊伍在上一屆浙江省比賽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雖然隊伍有著第一名的過往好成績,但是隊員都換過了。”中國計量大學工程訓練中心的方老師告訴記者,今年該校有4支參賽隊伍,但隊員基本上是新面孔。“比賽用的機器人也是這批學生自己重新設計、制作出來的。”
記者到現場采訪時,中國計量大學有一支參賽隊已穩穩地“出線”贏得了全國比賽的資格。“走S形路線,我們的機器人走完了全程。如果不是比賽場地長度的限制,從所剩的勢能余量來看,再走個2個樁絕對沒有問題。”負責該參賽隊指導的王老師告訴記者,走S形路線就是在地面上每一米設置一個樁,機器人沿著樁繞走S形路前行。“我們的機器人走了33個樁,最后碰到了墻角,距離是34.6米。”
這也是當天比賽中,走S形路線成績最好的機器人。
沒有任何外部牽引力,也不靠外部的計算機編程操縱,一個機器人怎么能夠走出S形、8字形?方老師說,那就是靠輪子上的擺角與振幅的設計。“像走8字,擺角就要增加,這樣才能夠達到周期極限后還能再繞回去。”從設計來看,8字的技術含量較高,但是,從實際走的情況來看,S形路線更難。“8字形是放在乒乓桌上比的,機器人在3根樁之間擺動,桌面相對比較平穩。而S形路線比賽是放在室內地面進行的,由于地面長度較長,沒法讓水平面全部穩定。所以,在看似平穩的路面上,對于機器人來說或許就會存在著爬坡或者下坡,這些都要選手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才能夠調適到最佳狀態。同一個比賽,走兩回,取最好成績。”
經過激烈角逐,最后選出了中國計量大學、臺州學院、麗水學院、浙江師范大學的4支隊伍,將代表我省參加6月1日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比賽。
原文鏈接: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9-04/25/content_666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