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排行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兒童文學如何寫作鄉村巨變——兒童小說《小云兜里的夢》創作談
初秋時節,我坐在一間鄉村咖啡館里,看窗外稻田鋪展到山麓,竹林爬上山丘,細雨化作白霧,一時身心俱寧。窗下有三只小貓,兩只黃,一只灰,藏在一叢鳳仙花下躲雨,叫聲綿軟鮮嫩。遠處是整齊的村舍、飯館,溪邊的樟樹下開起文創店,田邊的舊廠房翻新成圖書館,村口甚至建起創業園,色彩明快的白墻黛瓦里,除了辦公室,還有烘焙店、食堂、健身房和書店。
這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的余村。
我兒時在鄉村長大,以后也一直眷戀,尤其是春日,我回老家看到新葉嫰柔光潔,田里盛開著紫云英,白亮的溪水淙淙流過,就覺得快活。但鄉村設施落后,房屋昏暗,有諸多不便,不能久住。于是常常想,鄉村如何才能兼具幽靜、潔凈和便利呢?
近年來,許多鄉村的發展已遠超我的想象,比如安吉的余村、魯家村,淳安的下姜村,桐廬的石舍村,松陽的西坑村,富陽的東梓關村等,既與自然和諧相融,又透出時尚精致之氣。它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呢?我開始了細致的調研。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安吉余村。我在采訪中發現,余村曾相繼出現過三個版本。其1.0版本是鄉村工業階段,村民們炸山取礦,在煙塵滾滾之中富了起來,但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痛定思痛后,村民們毅然而然地走上2.0版本:生態文旅階段。他們利用山水優勢,披荊斬棘,闖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然而,村民也知道,文旅要靠游客,非常被動,也容易被模仿,于是再次升級,啟動了3.0版:綠色產業階段。他們提出了“全球合伙人”計劃,吸引年輕人來創業,給鄉村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這是中國鄉村的未來,既能承載鄉愁,也是一片嶄新的樂業之地。
這些調研構成了這本小說的背景。不過,作為兒童小說,要表現如此宏大的主題而不流于理念說教,其關鍵還是寫出真實可信的人物、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調研采訪中找到了人物。小說主人公龍小云的原型是天荒坪小學一位借讀生,也融入了我在貴州支教時認識的學生的形象。她們都來自貴州,也都曾赴外地求學。用一個外來者的視角,可以更好展現出“巨變”的主題。小說里俞婉芬老師的原型是一位語文教師,因意外導致高位截癱,卻自強不息,曾在全國殘運會上獲得兩枚射箭金牌。我決定將她倆作為雙主角來寫作小說,以師生相互承諾、相互治愈的成長故事,將山鄉巨變的主題輕輕勾連起來:俞老師的殘疾與鄉村的野蠻發展史有關,炸山留下的隱患導致泥石流,讓她不幸受傷;龍小云為收集演講素材,了解到鄉村的蝶變之路,三篇演講稿恰好展現出小云兜村發展的三個版本。
隨后,我把寫作重心放在了人物的心靈成長上,將成長歷程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創傷與逃避。龍小云剛轉學時,因為緊張而口吃,因為身上有養雞場的味兒、成績不佳而陷入自卑,內心有創傷,但她選擇了逃避,像蝸牛一樣藏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第二階段,表達與退縮。龍小云得到俞婉芬老師的幫助,文筆得到提升,有了自信,但還是不敢正視口吃問題。第三階段,克服與轉變。龍小云決心參加講演比賽,在俞老師脫敏療法的幫助下,口齒漸漸改善,后因演講內容引起關注,家里的竹林雞被訂購一空,暫時擺脫困境。俞婉芬同樣經過了三個階段:從最初的一蹶不振,到為了比賽而艱苦訓練,最后在奪冠時聽到兒子的歡呼,內心得到治愈。而人物成長的關鍵在于擁有足夠的動力,我經過反復構思,給龍小云的動力是要幫助家庭擺脫困境,俞婉芬的動力是挽回兒子的尊嚴,在奮斗的過程中她們逐步轉向于自我突破的追求。溫暖的親情永遠是人物的成長源動力。
最后,我在書名“小云兜里的夢”中藏了一點玄機,兩種斷句方式可以表達兩種含義,既是小云藏在兜里的成長之夢,也是小云兜村的振興之夢。因為這兩者原本就相互交融,密不可分。
(《小云兜里的夢》作者,中國計量大學教授)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0AJnJCJTgaONfvTdF_DS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