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浙江省審計廳官方微信“浙江審計”介紹我校多舉措強化審計結果運用。

近年來,中國計量大學牢固樹立以“風險為導向、控制為主線、治理為核心、發展為目標”的審計目標, 以“強管理、防風險、促發展”為己任,積極探索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模式,充分發揮審計“治已病、防未病”的功能。
圍繞中心,主動作為
該校審計處緊緊圍繞學校發展中心工作,服務大局、精準立項。在制訂年度審計計劃之初,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維謀劃審計工作,在做好全面“輪審”的基礎上,找準切入點,圍繞學校發展重點以及廣大教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專項審計調查,科學配置審計資源。
創新思路,提質增效
由事后審計向全過程審計模式轉變,將審計監督融入學校日常業務的風險管理之中。不僅關注經濟信息的真實性,更關注業務流程的科學性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抓早抓小,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同時,加強信息共享,形成反饋閉環,在向主管領導匯報的同時,也向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反饋,并簽發管理建議書,督促落實風險應對措施,優化業務管理流程。
綜合運用,成果輸出
建立健全審計整改銷號機制和校紀委、組織部門之間的成果協同共享機制,提高審計結果利用效率。定期匯總審計指出的問題并向校黨委會、校長辦公會匯報;對問題類審計信息、宏觀性審計調查結果和綜合性審計報告進一步加工提煉,為學校掌握情況、科學決策提供參考依據,提升審計成果價值。近年來,先后梳理編印了《干部經濟責任風險防范清單》《經費使用常見問題防范清單》《下屬企業風險防范清單》,并深入開展清單宣傳推廣和相關事項督查,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風險防范能力。
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cMEyvq8Yp_l0oww-a6ch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