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 5月22日至24日,由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浙江省學聯主辦的浙江省第十四屆“挑戰杯-創智下沙”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隆重舉行。記者發現,在本屆大賽入圍的200多件作品中,有不少都貼上了“高科技”“互聯網+”的標簽,科技創新程度相比往年更勝一籌。
評委對3D打印食品有興趣 昨天上午,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科技館里,一場激烈的公開答辯正在緊張地進行。來自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研二學生薛光懷和他的4個小伙伴是第三個上場的。
“這次我們帶來的作品名稱是‘網絡時代的三維打印食品個性化定制’,這項發明是基于三維打印技術和硅膠鋪膜技術的一種食品造型方法。”薛光懷一邊解說,一邊展示著通過這項發明制作出來的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甜點。
“你們可以打印多少種形狀的蛋糕?可以自主選擇顏色嗎?”聽完薛光懷團隊的介紹,評委對這一發明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么這項技術到底有什么優勢呢?
“現在市面上的造型甜點都是通過手工制作出來的,一來費時,二來造型不夠逼真。”薛光懷告訴記者,要想制作一款逼真的食品造型,首先要進行3D模型打印,然后根據3D模型制作出硅膠模型,最后通過將面粉、代可可粉、淀粉等食物原材料澆鑄到硅膠模型里,一個完美的食物造型就完成了。“這一整個過程需要六七個小時,但是一旦硅膠模型制作完成,后期就可以實現批量制作,大大節省了時間。”
同樣讓人眼前為之一亮的還有來自中國計量學院的作品——基于手機可見光通信的智能鎖系統。“我們這個產品主要是將可見光通訊技術運用于手機的屏幕,用戶只要通過手機App輸入數字密碼,系統就會自動轉換成不同的光序列,通過光密碼進行傳輸從而實現開鎖功能。”據團隊隊員林榮耀介紹,通過手機App還能夠設定開鎖的時間范圍,不僅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據悉,目前該產品已經申請3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尚屬國內首創,“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研發,我們的第一批45套產品已經有了買主。”
23件作品獲得大賽特等獎
昨天下午,大賽圓滿落幕。省政府副秘書長李云林,團省委書記周艷,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汪曉村,團省委副書記朱斌,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董克軍,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副主任邵立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費君清,以及來自37所參賽高校領導和1000多名參賽師生出席了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共襄盛舉。
頒獎典禮在本屆“挑戰杯”競賽主題曲《乘風飛翔》的MV視頻中拉開序幕。團省委書記周艷就本屆“挑戰杯”競賽相關情況作了介紹。省政府副秘書長李云林作重要講話,他希望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入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中去,不滿足、不言棄,在浙江這片熱土,大膽創新、積極創業,鑄就更大輝煌。
據悉,本屆挑戰杯競賽共有來自省內37所高校的225件作品進入決賽。經過作品展示、集中答辯、公開答辯等環節的激烈角逐,來自浙江大學的“網絡時代的3D打印食品個性化定制”等23件作品獲得浙江省第十四屆“挑戰杯-創智下沙”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頒獎典禮現場,全息投影、3D動畫、飛行器與機器人等高科技技術手段與聲光影的完美結合,以及創意打擊樂《The memory only we have》、人屏互動秀《光耀未來》等創意科技類節目,都充分展現出了當代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與無限創意,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科技視聽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賽特等獎獎杯也是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同學們建模設計,獎杯主體的挑戰杯Logo使用了3D成像技術,單個獎杯制造時間為40個小時。
頒獎典禮的最后舉行了“挑戰杯”會旗交接儀式。競賽主辦方領導將賽旗交到下一屆“挑戰杯”競賽承辦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仇毅手中,來自溫醫的同學也用精心編排的歌舞節目熱情歡迎同學們相聚溫醫、共享創新創業盛典。
決賽期間,圍繞大賽主題“科技引領未來 創新筑就夢想”,競賽組委會還組織召開了兩場創新創業論壇,邀請了省內知名企業家和青年創業杰出代表,就創新創業的機遇與挑戰等話題與大學生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時報記者 鄭茜茜 文/攝)
鏈接: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5-05/25/content_541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