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0月26日訊(記者 吳俏婧 通訊員 余聰)創新創業教育是21世紀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今天,第二屆中德創新創業論壇在中國計量大學舉行。論壇上,中德兩國專家與在場聽眾共同分享了德國工業4.0和中德兩國創新創業教育的最新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中國計量大學師生代表、大學生創業者300余人共同聆聽了這場創業教育。
“德國先進的創業教育理念和完善的創業教育體系為德國年輕人的創業搭建了良好的舞臺,也為我們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中國計量大學黨委副書記陶偉華說。
論壇上,中德專家圍繞創新創業做主題發言。“很多人都把德國制造作為‘質量好的產品’的代名詞,可鮮為人知的是,曾經,標有‘德國制造’的商品在英國是‘價廉貨次’的標識……”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中國服務中心協會主席姚豫杰以這樣一段格外吸引人的話開場。他說,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英國人對“德國制造”的產品嗤之以鼻,但在隨后的100多年里,知恥而后勇的德國人一次次地將“德國制造”以高端、精品的形象銷到世界各地。他以這段引人深思的轉變故事為例,鼓勵更多年輕人為“中國制造”和創新創業做貢獻。
德國EXAPT集團監事會主席阿恩特?里希特博士在題為《企業4.0戰略經驗漫談(以價額工程為例)》的發言中,介紹了其所在公司的業務范圍、運營模式、主要技術。對于大學生,他說,無論你是準備創業,還是已經在創業,或者準備就業,你都需要有一顆創新的心。這句話,引來了臺下師生們的共鳴。“一個企業的未來取決于這個企業是否具有創新力。”德國MIKROMAT有限公司總裁托馬斯?瓦奈齊說,國家、企業、個人都需要創新才能成長。
擁有近20年創業經驗的杭州一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錢迅雷拋出了兩個問題,立刻引來了臺下創業者和師生們的思考——“我們為什么要創業?我們用什么方式起來創業?”他在《創業慢談—我的創業體會》主題發言中表示,創業絕不是憑著一個創意就可以成功的,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需要用所有的激情和智慧去夯實創業初心。他以自己創業初期騎著三輪車送貨為例,告誡擁有創業夢的青年學子,創業不分貴賤,創業需要一顆戒驕戒躁的心。
大學生在創業初期,最擔心的就是資金問題。在論壇現場,杭州市人力資源服務促進會秘書長張新其為心懷創業夢的大學生們鼓勁,并細致梳理了杭州特色的大學生創業項目資助資金和扶持政策。他說,只要大學生創業的項目具有過硬的科技含量、經濟與社會效益、市場前景等,經過系統的考核后,政府就會把創業的啟動資金“送”到創業者的手上。
中國計量大學葉樹亮教授以《創業路上的德國朋友》為題,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歷,及在創業過程中與德國伙伴共同成長的故事。結合自身經歷他談到,創業不是當老板,如果自己是創業團隊里的一份子,這也是一種創業。
中國計量大學黨委副書記陶偉華表示,為激勵和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學校建立了大學生科技園,截至2015年底,科技園累計孵化企業234家,其中大學生創業企業127家,大學生創業成功率60%以上,先后被教育部、科技部、杭州市政府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國家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園。
據介紹,中德創新創業論壇致力于為中德兩國創新創業專家、學者、企業家、高校學生和有志于創新創業者搭建合作交流分享平臺,通過分享和借鑒中德兩國創新創業及相關指導服務最新理論成果與實踐經驗。首期中德大學生創業訓練營的13位學生于2016年3月圓滿完成了歷時14天的德國創業教育培訓,受益匪淺。陶書記說,這樣的訓練營會一直持續下去,每年會在校園里招募那些真正擁有創業熱情的學生赴德國學習交流。
鏈接:http://my.cjlu.edu.cn/index.por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