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工程圖學》這門課,學生們掃一掃投影上的二維碼,進入為任課老師王琳琳打分的頁面。頁面中有7個指標:“老師吸引我學習這門課”“我每次上這門課程都有收獲”……學生們按星級打分后,生成了這一節課的學生滿意度分值,將點對點傳送給王琳琳老師。
這個取名為“趣評”的課堂教學評價平臺,正是中國計量大學自主研發的“生評教”系統,這是在全國高校中的率先嘗試。12月16日,在2016年全國本科教學質量體系建設經驗交流會上,中國計量大學的這一經驗分享引來臺下一片贊嘆。
在這場由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主辦、中國計量大學承辦的經驗交流會上,來自全國范圍的45所高校120多名教學管理和教育評估專家、代表,熱議新形勢下教學質量提升之道,分享專業建設經驗。
中國計量大學教務處處長潘嵐介紹,開發這一課堂教學評價平臺是因為在近幾年期末的教師滿意度打分中,發現有學生之間代評的現象,因此,老師們的得分相對集中,區分度不大。另外,僅在期末對教師的授課情況打分,不利于教師隨時改進授課內容,信息互通的周期過長。目前,學校已有30多門課的任課老師通過“趣評”課堂教學評價平臺收到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及時反饋。
作為我省首批接受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院校,近年來,中國計量大學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以適應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為動力,多角度發力。除常規性教學質量保障做法之外,學校還建立包括專業預警及動態調整機制、學生信息員制度、課堂教學質量動態評價制度、學生滿意度與畢業生跟蹤調查制度等質量監控和保障制度等,形成覆蓋過程與結果、課中與課后、校內與校外、教師與學生的全方位質量保障體系。
此外,在交流會上,同濟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武漢大學等分別介紹了質量文化視角下實現教師教學發展、對標國標構建工程教育教學體系、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達成度以及探索高校教師教學評價工作等教學質量相關問題的實踐、思考。(記者 馬悅 通訊員 姜源 余聰)
鏈接:http://www.zj.xinhuanet.com/zjEdu/20161217/3581714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