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下沙校區的一號教學樓的201和202教室里,黃莉蕾和黃孝華兩位教授正在用他們得體大方的儀表、娓娓動聽得聲音、嚴謹周密的邏輯和幽默風趣的比喻給本科生講授著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所創立的“狹義相對論”。臺下一百多名大學生和物理系的全體教師正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著他們的演講。老師和同學們的表情、思維隨著演講在不斷地變化和跳動。這是文理學院物理系正在進行的大學物理教學觀摩活動。
面對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眾化教育的形勢以及我院大規模擴招并向萬人大學邁進的特點,作為我院的重點基礎課之一──“大學物理”的教學遇到新的問題。因此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以適應學校的快速發展。作為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提高提高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為此在文理學院院領導的倡導下,應用物理系開展了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迎接省隨機評估為動力,以觀摩教學活動為切入點的系列教學改革活動。
下午,教師們聚在一起結合這次觀摩教學就如何進一步實施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這次觀摩課收獲非常大,尤其是年輕教師,不僅從兩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講課中汲取了好的教學方法,而且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由于他們把物理知識講得通俗易懂且物理圖象清晰;既有豐富的物理內涵又滲透著科學的研究方法;既講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又適當介紹物理學在高新技術中的應用,所以學生對聽課很感興趣,同時老師們也在觀摩教學中受到了啟發和教育。
教學改革涉及多個方面,針對教材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更新,大家各抒己見。知識結構法教學受到大家的青睞,運用知識結構法教學旨在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學生把所學知識結構和研究方法清晰牢固地儲存于大腦中,即使有所遺忘,也只能忘掉具體知識的結論,而依靠知識結構仍然可以重新構思出來。
針對目前學生學習大學物理的現狀,教師們討論出種種有效的辦法來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鍵在于教師在教學之中始終正確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和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任何一門課程不是為應付考試而學,而是為自己不斷地豐富頭腦中的知識和積蓄各種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學習。通過相互交流教學經驗,每位教師都覺得受益匪淺。并希望今后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為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