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歲新征程,人勤春來早。2月26日是開學第一天,當天下午,我校召開2024年新學期干部大會,認真學習貫徹全省“新春第一會”會議精神,聚焦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錨定“雙一流”建設目標,為凝心聚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動員部署。徐江榮、肖剛、程剛、葛洪良、王迪釗、王斌銳、王新慶等校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校長徐江榮發表講話并部署2024年度學校重點工作,校黨委副書記肖剛主持會議。

徐江榮強調,要準確把握高等教育發展形勢,緊扣新使命新定位順勢而為;全盤分析學校發展優勢劣勢,直面新問題新挑戰逆勢而進。要深刻認識黨和國家賦予教育的重大使命和時代內涵,把握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領會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科學論斷賦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要求,深入領會教育強國建設賦予高等教育新的歷史定位,深入領會高教強省戰略賦予我省高等教育新的發展動能,聚焦“國之大者”、立足大局大勢,緊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使命新定位,順時而動、應勢而為,推動學校在加快推進“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中積極作為、大有所為。

徐江榮對學校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作出部署。他指出,今年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蒞校視察20周年,也是浙江省政府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建學校5周年,關鍵節點多、攻堅任務多,要主動在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在新競合態勢中看準時機,引進新變量、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奮力開創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一是要堅持黨建引領穩根基。
突出政治建設統領作用,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牢記殷切囑托,加快特色發展”20周年主題活動,持續提升基層組織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政治根基。
二是要堅持人才培養立主業。
以新一輪省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優化專業設置,創新教學模式,加強以課程建設為核心的教學建設,深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和創新創業教育,加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推動招生就業聯動發力,持續不斷培養時代新人、輸出行業精英。
三是要堅持學科建設強實力。
打造優勢特色學科高峰,以團隊建設為抓手促進學科建設,全力支持儀器科學與技術學院率先突破,加強“老本行”特色學科群建設;推動學科建設重點任務,全面部署推進新一輪博士、碩士學位點申報;加強學科建設評估與管理,構建特色鮮明、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學科生態體系。
四是要堅持科技創新增動能。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組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加強團隊凝聚力建設,力爭“大人才、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齊頭并進;提升創新平臺建設質效,深度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申報全國重點實驗室;提升軍工計量領域和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科研實力,努力闖出新賽道,塑造新優勢,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五是要堅持開放辦學引資源。
深化市場監管行業合作與服務,謀劃新一輪省部共建目標計劃與任務清單;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深度融入區域經濟聯合體;拓展國際化辦學格局,拓展國際院校聯合培養項目,以開放的主動贏得發展的主動。
六是要堅持要素保障助發展。
推動治理體系迭代升級,實施高校基礎設施提質工程,優化資源配置與服務保障,以高水平要素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
徐江榮強調,中層干部是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因素、中堅力量和基礎支撐,要打造一支勤廉并重、堪當重任的中層干部隊伍,營造團結奮進的良好氛圍。全體中層干部要進一步提升政治能力、錘煉品格強化忠誠,進一步樹牢正確政績觀、踐行宗旨服務師生,進一步練就過硬本領、真抓實干促進發展,提高整體行政效能。
徐江榮要求,全校上下要在中國式現代化和浙江“兩個先行”大場景中找準定位、搶占先機,錨定“雙一流”建設的奮斗目標精準發力、創新實干,以更大的實績和成果續寫事業發展新篇章;要進一步熱起來、干起來、跑起來,以“新春第一會”的昂揚姿態,吹響改革攻堅的“沖鋒號”,立下爭先進位的“軍令狀”,按下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以奮斗的你我成就奮進的量大。

校黨委副書記肖剛主持會議
會議對2023年度考核優秀單位進行表彰,并舉行學校首批高水平學科培育團隊授牌簽約儀式。為加快高水平大學和學科建設培育,學校首批立項13個高水平學科培育團隊,包含儀器科學與技術高峰學科培育團隊8個和光學工程等高原學科培育團隊5個。主席臺與會領導為首批高水平學科培育團隊授牌,副校長葛洪良代表學校與學院代表計測學院和高峰學科培育團隊代表跨尺度幾何量測量技術與儀器團隊共同簽訂三方責任書。

黨委(黨總支)工作考核優秀單位

學院工作考核優秀單位

機關部門工作考核優秀單位

首批高水平學科培育團隊授牌儀式

學校、學院、團隊簽訂三方責任書
全體中層干部,民主黨派和統戰團體負責人,各教學單位辦公室主任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