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超構表面與光的幾何相位Photonic Metasurface and Geometric Phase of Light
報告時間:2017年10月25日(星期三)上午10:00
報告地點:賽博南樓403-1會議室
報告人:李貴新
報告人簡介:
李貴新,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于2009 年畢業于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并取得博士學位,2016 年10 月回國加入南方科技大學,2009-2016年于香港浸會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物理系、德國帕德博恩大學物理系從事研究工作,任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等職位。研究領域為光學超構材料、超構表面、納米光學、非線性光學等。在包括自然-物理學、自然-材料學、自然-納米技術、自然綜述-材料學、自然-通訊、物理評論快報等期刊發表SCI研究論文近40篇,獲授權三項美國專利。
報告內容簡介:
光學超構表面是一種能夠對電磁場在亞波長尺度上進行調控的超薄人工界面。其理念源于三維超材料、形貌類似傳統的二元光學結構器件。超構電磁界面的重要性不僅在于概念上的新穎,更在于對光學、材料、物理等領域的啟發。在此,我們將討論光的自旋角動量在光-超構界面相互作用過程中的演化及如何利用光的幾何相位設計高效率的全息光學元件。例如,通過設計過高反射率超構界面,可實現連續相位梯度、廣角、寬光譜及高達80%轉換效率的全息顯示。此項技術在三維顯示、防偽,激光光束整形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光的幾何相位也同樣適用于研究非線性光學過程。例如,我們從理論和實驗上揭示了非線性光學二次、三次諧波輻射過程與超構界面的旋轉對稱性之間的關系。我們首次將非線性光學幾何相位的概念引入到非線性光學超構界面的研究中,并在實驗上成功驗證了如何利用超構電磁表面實現非線性極化相位的連續可調。
光學與電子科技學院
2017年10月23日